陪伴了我四年的台式机是我从58上淘回来二手货,配置还在10年的水平,显示器,主板、CPU、硬盘、显卡、电源甚至机箱都被我换过,唯一没变的是两根2G的内存条。这些配件都是一个个换的,最早换掉的是电源,被我折腾的时候烧掉了;然后是主板和CPU,因为电脑莫名其妙的挂死,怀疑主板有问题,所幸连着CPU也换了,换了之后真的就好了;然后折腾黑苹果换掉了硬盘;在后来觉得吵换掉了电源、机箱和CPU散热器;换掉显卡的时候好像是因为老显卡经常出现花屏的问题,竟然有点记不清了。
它仿佛现实中的特修斯之船,零件被一个一个换下,在某一天它早已不再是它了。但正因为配件都是一个个被换掉的,并没有来一次更新换代的大升级,我偶尔看到它,还能想起刚把它从南京站那边拧回来的样子,这么说它还是之前那个旧电脑。
它毕竟还是旧了,性能什么的显得有点落后,内存还是DDR2的,两块内存条一起只有4G,CPU还是老款的E8400。自己18年到了新的部门,想要学习一下AI相关的东西,可能还需要做训练,所以打算组装一个更好的。感谢朋友王诗峣的出谋划策,传授了一些知识,提供了很多中肯的建议,让我避免了一些失误,最后DIY出来的主机我非常满意。
选得最多的是主板,之前没有关注过,真的选起来发现还是挺多的讲究,犹豫了一下还是想选一款Z390的主板,性能更强大一些,其实便宜一点的话还有B360可以选。在一款微星主板和一款华擎的主板之前选了比较久,最后华擎的主板已经下单了又退回了,因为发现主板和CPU一起买可以便宜好几百。最后入手的是技嘉的Z390 GAMING X和i7 8700,一起3899;如果分开买,一个盒装的CPU就得3000多。选主板还是有一些讲究,除了intel芯片的考虑,还要看主板上支持了哪些接口,支持RAID和多显卡也是加分项。主板到手后,还是有一点不太如意的地方,机箱前面板上除了USB2.0接口还有一个SD卡槽,对应了两条USB2.0的线,但是主板上只有一个USB2.0的接口给前面板,最后我只能舍弃了两个USB2.0的接口。
内存条选了是两根芝奇的16G内存条,本来想买三星的,因为朋友推荐芝奇的内存,我想人家比我更懂,所以听从建议选了芝奇。内存条选择的时候,需要考虑以下频率,这两根内存的频率都是3000,更好的还有3200的,要更贵一些。
选硬盘的时候闹了点笑话,自己对于各种硬盘的参数完全没有意识,差点抛弃了M.2接口而选了性能相对不太好的SATA盘。记录一下朋友给补的课,区分一下SATA协议和NVMe协议,SATA接口和M.2接口。SATA协议,现在主流的版本是3.0,理论极限速率是6Gbps,大约是600MB/s。SATA3.0的SSD现在性能几乎已经触顶,在550MB/s左右。NVMe协议,现在主流的,使用PCI-e 3.0 x4通道,理论上的最高速度是32GB/s。NVMe协议的SSD,现在低端的SSD读取速度也在1500MB/s,高端的如三星的970Pro,读取速度在3000+MB/s。NVMe 和NGFF,严格意义上来说,NGFF指的是M.2接口,NVMe指的是数据传输协议。但是大家喜欢用这两个名称区分两种M.2的SSD,喜欢用NGFF表示SATA协议的M.2的SSD,喜欢用NVMe表示PCI-e通道传输数据的M.2的SSD。主板上的M.2接口,一个接口同时实现了供电和数据,不用接线。有的M.2接口支持SATA和NVMe(PCI-e),有的不支持SATA,只支持NVMe(PCI-e)。所以我想要的,应该是选择M.2接口NVMe的硬盘,直接插到主板上的那种,而不是一块SATA的固态硬盘。最后选了三星 970 EVO 500G 。
在显卡上多下了一些血本,选了一款Nvida 2070的显卡,RTX 2070 8GB GAMING OC,希望自己在学习机器学习时可以用的上。趁着双十一的优惠购齐了这些设备,花费在11000左右,是自己这些年除了房租之外的单笔最大的开销了,希望自己能够利用好这些设备吧。
原来电脑上保留下来的,只剩下机箱和电源了,彻底和自己的老电脑说告别了。